You are here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原则

6 May, 2016 - 16:28

可持续发展 理论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神,又蕴含了现代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反馈、人类对自身活动的理性调控、人与自然的演化规律、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1980年3月国际自然与保护联盟(IUCN)发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该报告首次提到“可持续发展”一词,并明确要求各国政府改变目前只注重开发,以致和环境保护脱节的做法,宣传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并在其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宣言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要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虽然可持续发展有很多种不同侧重的解释,但布伦特兰夫人所作出的概括,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与会者的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人类的需求(包括弱势人士的需求),也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的基本需求应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另一方面,要考虑的是环境限度或承载能力,如果环境的承载极限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尚金城,2009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世世代代持续的经济繁荣,要达至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 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环境、资源是基本条件,经济增长是基础,社会进步则是目的。只有在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条件下,环境即使一旦退步,仍能有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机制使其得以恢复。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率;它所提倡的“生态-环境-资源”的目标是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必须有限制地发展,而且要与自身的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人口适度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综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目标,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充分体现了时空上的整体性。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其一;强调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某时段、某几代人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而不是某些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目标。

  • 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认为人类若要真正实现发展与进步,一定要在当代人之间实现公平性,同时也要在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实现公平性,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可持续发展要把消除资源浪费和消除贫困结合,给当代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而目前,发达国家仅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却消耗了全球能源年耗量的75%、木材年耗量的85%、钢材年耗量的72%,这种有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现状,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很大障碍。同时,人类不应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后代人也同样享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 可持续性原则:人与自然间的公平性。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不能对大自然恣意妄为,不能违反自然界的客观科学规律,人与自然界应该保持互惠共生的和谐发展关系。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一旦超越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必将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从而损害地球上的自然系统。为此,人们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在生态系统可能承受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同时,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 共同性原则:地球的整体性与相互依赖性。地球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各国、各地区的政策和方针、行动方案、实施步骤等虽千差万别,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必须为实现总目标而全球联合行动。
  • 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观以刺激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人类公平分配权的基础上,还将需求权从人类延伸到自然界。它包括三个子系统,首先是人类基本需求子系统,当中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第二是环境需求子系统,其中包括环境自净需求及环境保持需求,第三是,社会发展需求子系统,这包括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同时又能保护后代人的发展需求。

阅读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容,请阅读指定教科书《环境管理学》,第六章,第6.3-6.6节“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136-156页。文中介绍可持续发展观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