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身體檢查的基本技巧

3 June, 2015 - 09:47

無論以什麼方式進行身體檢查,常用的基本技巧有以下四種:

視診

用眼睛有系統並依照次序觀察護理對象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觸診

用手感覺護理對象身體的某部分,以獲悉皮膚底下身體構造的特徵。藉着觸診,我們可以知道身體內在部位的硬度、大小、質地、腫脹度或移動性,還可以進一步確認視診所不能確認的徵象。

叩診

用手指敲打護理對象身體表面,使之振動而產生聲音。根據聲音的特性,可以獲悉體內器官的大小、密度、界限與位置。

聽診

用耳朵或藉聽診器(stethoscope)直接傾聽護理對象身體器官所產生的聲音。

 

邱艷芬(2003)對這些技巧有較詳細的討論。

請閱讀:指定讀物2.10。

指定讀物2.10所提及的四種身體檢查技巧,相信你一定不會覺得 陌生。事實上,在你的日常工作中,應該經常會接觸或運用這些技巧,例如:為護理對象進行“抽痰術”前後,你會以聽診器檢查其肺部及呼吸聲( 聽診);護理對象訴說身體溫度上升時,你會用手背觸摸其身體,以感覺其體溫(觸診)。當然,我們日常進行身體檢查,未必需要應用某些複雜的儀器,例如眼底鏡、耳鏡、鼻鏡等,但如果能夠對這些儀器有基本的認識,相信對日後的工作必定很有幫助。

除上述四種身體檢查技巧外,劉咸璋(1998)提出了第五種身體檢查的基本技巧──嗅診(smelling)。

嗅覺

嗅診就是利用嗅覺來辨別身體排出、散發的氣味。氣味通常來自皮膚、黏膜、呼吸道、腸胃道、排泄物與分泌物等。嗅診時,用手向散發氣味的物體微微向自己的鼻子搧動,仔細判斷氣味的性質,藉此獲取有價值的資料。以下列出常見的幾種分泌物或排泄物的異常氣味及其臨床意義:

汗液正常汗流無強烈刺激氣味。酸性汗味見於長期服用水楊酸、阿司匹林解熱鎮痛藥者。另有特殊的狐味、腳臭味,如太強烈,表示汗腺有問題。

痰液血腥味見於大量咳血者,惡臭則表示可能為細菌感染。

膿液有惡臭表示可能出現有氣性壞疽(gas gangrene)。

嘔吐物單純胃內容物略帶酸味。酸味過濃表示食物在胃內滯留過長;有酒味見於酒後。

呼氣濃烈的酒味見於酒後;刺激性蒜味見於有機磷中毒;爛蘋果味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見於尿毒症;肝腥味見於肝昏迷。

糞便大便帶有腐敗性臭味,多由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足引起;腥臭味見於細菌性痢疾。

尿液尿液出現濃烈的氨味,見於膀胱炎,是尿液在膀胱內被細菌發酵所致。

現在試完成活動一,嘗試運用以上所學的基本技巧來進行身體檢查。

除了掌握檢查技巧之外,護士替護理對象進行身體檢查時還需要做好適當的準備功夫。

布萊克等人(Black et al., 1997)又強調,進行身體檢查時,護士必須做好適當的準備功夫;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地進行檢查,更重要的是可以令護理對象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尊重。以下她們對有關的準備功夫所提出的一些指引:

  • 環境的準備──確保在舒適、寧靜和不受干擾的環境下進行身體檢查;
  • 儀器的準備──有關儀器必須事先準備就緒;
  • 護理對象的準備──進行各項檢查前,先告訴護理對象該項檢查的方法及可能引致的後果;確保護理對象的身體在進行檢查時適當地遮蔽;不應在進行檢查時不必要地改變護理對象的坐、臥或站立位置。
  • 護士自身的準備──必須對有關的身體檢查技巧有一定的掌握;進行檢查前最好在腦海中預習一次;所有檢查項目必須有組織及依次序盡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