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阐释性案例研究示例

24 November, 2015 - 17:10

学习阐释性案例研究的最好方式是研读示例。这里的一个例子是艾森哈特(1989) 1 用于研究经理人在动荡性环境下的决策行为的研究。建议读者在看这部分介绍前先阅读其刊登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原文。在这个研究中,艾森哈特探析了一些动荡性环境下,一些企业的经理团队可以做出快速决策,而另外一些则不能做到,并进一步分析了快速决策在这种环境中将提升还是降低企业绩效。动荡性环境指的是需求、竞争与技术迅速而不连续地变化从而使得获有的信息经常是不精确、不可获得或者过时的。该研究的潜在的前提假设是:(1)如果没有足够信息很难做出快速决策;(2)快速决策未必更有效,其可能反而导致差的企业绩效。

在对先前关于经理人决策文献进行阅读后,艾森哈特发现了几种模式,尽管这些模式并不是针对动荡性决策环境的。文献指出作为权宜之计,那些做出更快决策的企业从少数信息源获取信息,考虑较少的备选项,做出有限的分析,限制用户参与决策,采用中心化的决策模式以及具有有限的内部冲突。尽管如此,艾森哈特认为这些观点并不足以解释决策者是如何在动荡性环境中进行决策的,因为不仅需要利用不完全信息进行快速决策,而且需要保持高的决策质量。

为研究这一现象,艾森哈特实施了一项基于个人电脑行业的八家企业的归纳性研究。随着UNIX操作系统,RISC架构,以及上世纪80年代64K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技术的引入,个人电脑行业正发生着巨变,随着IBM进入个人电脑领域,市场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呈两位数增长,这与动荡性发展环境是相匹配的。该研究采用基于重复性逻辑的多案例设计方法,期望每个个案与其他个案所形成的结论一致或不一致。案例站点的选择是基于研究者的就近与可触及的原则的,所有这些企业都在加州硅谷区域经营市场动荡的个人电脑行业。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同一区域的同一行业,这就排除了行业类型或地理位置差异对因变量(决策速度或绩效)的“噪声”影响。

该研究采用了多层分析的设计方法:决策(比较每个企业内的多个战略决策)、经理团队(比较参与战略决策的不同团队)、企业(整体企业绩效)。数据从五个数据源进行收集:

  • 与首席执行官(CEO)进行初始访谈。向CEO们询问其公司的竞争战略、独特能力、主要竞争者、绩效以及最近或正在进行中的主要战略决策。基于访谈可以从每个企业中选取一些战略决策以备后续研究。在选择这些决策时应参考四个标准:(1)决策应包括企业的战略定位;(2)决策意义重大;(3)决策包括多项功能;(4)决策应代表公司的战略决策过程。
  • 与部门领导进行访谈。向部门领导询问十六个开放性问题,包括企业的竞争战略、功能战略、高管层成员、团队讨论的频率与属性、典型决策过程、先前提及的那些决策是如何制定的以及这些决策耗费了多长时间。访谈持续了1.5到2个小时,甚至有时延长至4个小时。为了关注于事实或真实事件而不是受访者的主观看法与表述,访问采用“审判式”的提问方式,例如何时发生以及你做过什么等。两个人负责进行访谈,访谈数据需经访谈者和记录者对事实与印象进行复核。尽管对所有访谈进行了录音,对每次访谈还是进行了笔录,并且记有访谈者的整体印象。根据“24小时制”,所有现场详细记录需要在访谈结束24小时内完成,这样相关数据或印象才不会被遗忘。
  • 问卷。每个企业的经理团队成员还被要求完成一份调研问卷以对企业的冲突与权力分布进行把握。
  • 二手数据。收集行业报告与内部文件如参与战略决策的经理团队的统计学特征,企业财务绩效等等。
  • 个人观测。最后,研究者还参加了两家企业的为期一天的战略规划会议以及经理层周会。

数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关于冲突与权力的定量数据用以分析不同企业或决策的模式。定性访谈数据用于把握决策文化剖面,这可以通过多于一个经理人所提出的剖面特征(如不耐心)来刻画。对于个案分析,需要将经理人的关键决策事件按时间轴梳理成每个战略决策的决策故事。对于跨个案分析,可以成对比较企业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从而按照感兴趣的变量如决策速度和企业绩效进行归类。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每个决策故事中归纳出一些常识性的变量或假设,然后对决策个案进行回访以确认所假设的关系。推理出来的假设可以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以解决所发现的差异进而从案例发现中形成新的理解。最终,将经过证实的假设整理为一个关于在动荡性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决策的归纳性理论。

从多案例研究中所生成的推论与已有文献所预期的一些决策模式是冲突的。第一,在动荡性环境中,快速的决策者会采用更多的信息而非如先前文献说暗示的较少信息。不过,这些决策者利用更实时的信息(先前研究中并未涉及的观点)以帮助他们发现与回应问题、机遇以及快速变化的情境。第二,快速决策者考察更多(而非更少)的备选方案。不过,他们可以用并行的方式考虑这些备选方案,而那些缓慢决策者则以串行方式考虑较少的备选方案。第三,与文献所启示的不同,快速决策者并非采用中心化的决策模式或限制他人的参与。相反,这些企业采用双层决策过程,即先让一些经验丰富的顾问完成第一阶 段的决策,然后在第二阶段对这些决策进行快速的比较与筛选。第四,快速决策者并不像文献所预测的那样具有很少的冲突,而是具有更好的冲突处理技巧以减少冲 突和提供决策速度。最后,快速决策者显现出更好的企业绩效,得力于其内在的认知、情感及政治能力使其可以迅速地接近主要决策。